對于沒有基礎疾病的人群,只需要多喝水、多休息,大部分都可以慢慢自愈。如果癥狀明顯,可通過服用藥物來緩解,對癥下藥,比如說發(fā)熱可以服用退熱藥,咳嗽可以服用一些止咳糖漿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普通感冒、流感還是新冠,不要多種藥物混服,用藥前注意查看藥物成分是否有重合,按照說明書的規(guī)定計量服用,切勿超過合理的劑量范圍。
在呼吸道傳染高發(fā)季,不論是普通感冒還是流感,如果發(fā)熱較輕或不發(fā)燒,就是打噴嚏、流清鼻涕,吃飯正常、體力也正常就可以在家自行調養(yǎng)。但如果癥狀加重,比如體溫升高到40度以上,咳嗽咳痰,甚至呼吸困難就需要馬上去醫(yī)院了。
在呼吸道傳染高發(fā)季,無論是感冒、流感還是新冠,堅持做好個人防護,比什么都重要。而最有效的防疫方式,便是提升自身「免疫力」。
腸道是健康的基石,人體99%的營養(yǎng)需要腸道吸收。80%毒素依靠腸道排出,70%的免疫力來自腸道。所以,“腸健康,才能常健康。”
益生菌是通過定植在人體內,改變宿主某一部位菌群組成的一類對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益生菌增強免疫力的作用機制:
益生菌與腸道細菌相互作用,進而對腸道起到增強化學屏障、機械屏障、生物屏障和免疫屏障等作用;其與腸道細胞的相互作用表現(xiàn)為恢復腸道正常通透性、刺激黏液產生和促進黏膜再生,維持黏膜屏障完整性和腸道機械屏障功能,可有效預防腸道傳染病、炎癥和過敏性疾病。
研究表明,益生菌在代謝過程中產生的胞外黏蛋白可增強其與上皮細胞的黏附能力,確保其能在復雜的腸道環(huán)境中競爭有限的生態(tài)位點,進而占位定植成功,可有效阻止病原菌與腸道黏膜受體的結合。
一、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影響機體單核細胞、巨噬細胞、T細胞、B細胞、自然殺傷細胞等多種免疫細胞的功能,從而起到調節(jié)免疫和控制炎癥的作用。
二、益生菌與樹突細胞相互作用,影響某些T細胞的增殖活性和免疫反應,激活免疫系統(tǒng),產生細胞因子,提高抗感染能力。
三、通過調節(jié)信號轉導,影響靶細胞的增殖和生存,進而激活和維持免疫平衡。
病毒防治,科學使用腸道微生態(tài)調節(jié)劑,維持腸道微生態(tài)平衡,預防繼發(fā)細菌感染起到關鍵作用。